您现在的位置:45woool中超变传奇世界sf发布网 > 传世散人服 >
来源:网络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21-03-01
是时候去云南旅行了!
欢迎来到朋友圈
说到美食省,有陕西、四川、广东。
似乎很多人都忽略了云南也是一个美食之地。
这里的美食一定不能简单的用“过桥米线”这个词来定义。
云南不仅风景优美,而且物产丰富,连民族都在怒放。
中国56个民族中有2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,所以云南菜也聚集了许多民族特色。
玉溪冰粥,文山冰饺,昆明冰粉,大理烤乳扇.
戴菠萝饭、海蜇木瓜丝、炒香蕉、芒果炸鸡.
著名的云腿月饼、糖腿碎酥包、云南烤肉、彝良烤鸭.
春天,各种果蔬、豆类、花卉、昆虫、野生细菌开始疯狂生长。
云南人几乎可以把整片森林直接放在桌子上。
具有腌制牛肉干风味的干巴菌、有毒牛肝菌、各种杂菌.
野生蕨菜、水芹、梨花、沙松尖、扫帚、木棉、大白花.
云南人有四种截然不同的餐桌:春天品尝鲜花,夏天吃细菌,秋天品尝水果,冬天吃蔬菜。
但是这些地方特产和香料很多都不方便运输到其他地方。
所以想吃这些好吃的,只能亲自去一趟。
最丰富的食材,最原始的烹饪技术,最简单的调味品,
赋予了云南菜“鲜、辣、香、浓”的特点。
所以,曾经有一位大师用一句话定义了云南菜:人生充满风味,云南菜风味总结!
蒸锅鸡
蒸锅鸡是云南十大名菜之一,很好吃。
锅是建筑水产品的紫陶砂锅,鸡是武定阉鸡,独家调料是昭通的天马和文山的三七。
这些高手一凑,就成了一锅让人拍手的清蒸鸡。
因为汤是用蒸汽浓缩的,鸡肉的新鲜度最好保存,味道也很原汁原味。
3bfdc1.jpeg" />▼野生菌火锅
云南的野生食用菌,有整整250种。
这个数据什么概念呢?占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多半。
将近30种特有的野生菌在同一口锅里熬上七八个小时,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?
鸡枞、松茸、牛肝菌、鸡油菌、老人头、竹荪……那汤汁,滴滴都是精华。
▼宜良烤鸭
现在似乎有很多人只知北鸭,不知南鸭。
宜良烤鸭的地位是这样的:它刚出现时,北京全聚德还不知道在哪打酱油呢。
宜良烧鸭至今还坚持用土炉和松毛烤制,松毛热度均匀,而且没有烟尘。
在宜良这个不足 2000 平方公里的小城里,那股烤鸭香气早已深入骨髓。
这里没走多远就有一家烤鸭店,大大小小统计起来有四位数之多。
▼蒙自过桥米线
吃过桥米线时总想起一句话:“孤单,是一个人的狂欢。”
巨大海碗,几十个碟子……
明明是一人份,但是排场热热闹闹的像是在聚餐似的。
米线、高汤、拼盘这三部分重要程度是这样的:
米线是基础,小菜是生命,高汤是灵魂。
▼烧饵块
饵块的名字很特别。其实就是将大米、糯米蒸熟舂打做成各种形状的一种小吃。
形状可以是块,可以是丝,也可以是饼。
而烧饵块是把薄饼状的饵块放火上烤到微焦,在表面涂上各种芝麻酱辣酱调味。
中间可以夹油条、云腿丝、牛羊肉片或者鸡蛋、蔬菜,最后卷在一起。
一口下去,别提多香了。
▼宣威火腿
宣威火腿是中国“三大名腿”之一,也经常代表云南被称为“云腿”。
断面切开之后,不管颜色还是花纹都相当好看。
而肉质不止肥瘦适中,还有一种血气尚存的光泽。
▼云腿月饼
云腿月饼吃起来又酥又香,甜中带咸,油却又不会腻。
馅料就是宣威火腿中最好的部分,加上冬蜂蜜、猪油、白糖做成的。
▼鲜花饼
云南人不止横扫各种菌类,吃虫吃草,连花也不放过。
作为一个“鲜花王国”,云南承包了全国七成多的鲜花。
最好最上等的食用玫瑰花,自然也是产自这里的。
▼破酥包
破酥包会有这样一个名字,就是因为已经酥到了“不小心扔在地上就会立刻粉碎”的程度。
(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拿稳了 )
馅料堪称一绝,酥软醇香,甜中有咸,有荤有素。
因为重油重糖,所以最好趁热吃,会有一种入口即化的口感。
▼稀豆粉
稀豆粉在云南是很常见的一种早餐。
煮好之后可以拌米线,也可以把烧饵块、油条撕碎放进去吃。
精髓就是一定要放佐料:
辣椒油、香菜、酱油、姜汁、芝麻油、卤腐水,统统都整上!
▼建水·烧豆腐
建水烧豆腐,是比普通臭豆腐更适合做宵夜的一道神仙小吃。
好水出好豆腐,这里的豆腐就本身就是出了名的选料认真,加工精细。
连手艺都是传承数百年的。
边烤边吃的玩法也很有意思:炕涂上香油,豆腐边烤边翻,一直到膨胀起来。
热乎乎的烤豆腐,蘸着酱油、辣椒末、蒜泥、小米辣吃。
只能说一句:绝了。
▼水果泡菜
昆明的下午茶有点硬核,是咸口的。(想不到吧)
别人是水果罐头,云南人是水果泡菜,并且他们真的把泡菜当零食卖。
云南,其实才是那个最该为人所知的美食省份。
论起实力,它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个网红地。
无奈的是原料难以运输,外地的云南菜很难保持正宗的水准。
也正因如此,云南成了吃货们此生必去之地。
来到这里,你可以配上最极致的景色,吃最美味的佳肴。
新鲜蔬果被辣椒面装点,再来几勺阳光搅拌,在街上边走边吃。
这里是彩云之南,
一个值得为了吃而即刻出发的地方。
-END-
背包旅行
下一篇:这些好吃的一定要去内蒙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