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很远|冬天太冷了,应该是热气腾腾的
对中国人来说,最好的事情就是在雪夜回到那个叫做家的地方。
一杯热茶,一碗热汤,一桌热菜,外有雪,内有暖。
在暂时无法进行综合供暖的华南地区,觉得你冷的不是你妈妈和奶奶,而是你即使穿着长裤也无法忍受寒冷的天气。
食物加热后上升的热气,是笼打开时蒸出来的面食冒出的雾状烟雾,或者是锅里的开水不断上升,或者是滚烫的茶水喷到热水壶里.热气上升,食物的香气冲进鼻子,是一种温暖的感觉。
在寒冷的冬天,食物带来的不仅仅是足够的食物,还有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,一口辛辣的酒,一口热气腾腾的茶,这是这个冬天最强烈的温暖。
能快速带热的食物首选汤和水。一杯辣酒,一碗热汤,驱走了寒邪,温暖先到达胃,温暖了胃,全身从胃里迅速升温,传遍全身。
美食那么多,火锅是最适合冬天吃的。
“没有火锅,就没有冬天”,中国人对火锅的热情在于一日三餐。
只关注汤底,很多功夫都是从食材上注入的,比如清汤,蘑菇汤,番茄汤,辣,辣,海鲜,肥牛,鸡椰子…
与北方火锅享受洗肉的快感不同,南方火锅派系众多。四川、广东、云贵、江浙口味不同。四川麻辣好吃,广东清淡好吃,云贵浓郁爽口,江浙清香。连湖南湖北的锅菜都是在隆冬时节煮着上的。
各有各的吃法,各有各的口味,沸腾的热量不断输出,但都需要食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。
所以火锅这种独特的吃法就成了在寒冷的氛围中最合适的相处方式。
可以一个人下班后吃,装满自己喜欢的食材,独自享受闲暇时光。外面风雪交加,肚子里全是温饱。
可以是两个人的推心置腹,可以是一个聚会团体的敬酒,也可以是一家人团聚的盛宴。推杯换盏之间,食物第一,交流第二,拉近了食客之间的距离,温暖了他们的胃。
给…带来热气
冬天,送给晚归的人,冬天的温暖。将洗澡这件事,放在台面上,在北方人眼里,也变成了颇具仪式感的事。
北方人冬天爱去公共浴室泡澡,把自己丢到白腾腾的热气里。在过去供暖不足的条件下,这是北方人逃离严寒,全身心沉浸温暖的最佳方式。
这是北方人融入血液不可或缺的习惯,却是很多南方大学生初来乍到,融入北方面对的第一个难关。
作为未踏足街巷的澡堂子的南方人,也只能从大学标配的澡堂里寻得体验感。
澡堂里,水雾弥漫,热气腾腾,仿佛腾云驾雾,呼出吸入的全是仙气。5元的门票钱,可以随意泡,想要体验一把搓澡、桑拿,则另外付费。
来洗澡的人们,男女老少皆有,街坊领居、亲戚朋友、同学同事,将泡澡这回事变成了休闲聚会的一种方式,一边家长里短一边社交联络,卸下压力和责任,多了份闲适与平静。
泡的身上暖暖的,出门再去拥抱风雪,身上仿佛多了些力量。
与所有旧事物发展的趋势一样,条件越来越好,供暖跟上了,浴霸装上了,越来越多的人将浴缸搬到了自己家的浴室,还有,沐浴中心出现了。
变了模样的大澡堂子,在价格上也是不再接地气,而最初原始模样的澡堂子,越来越得不到年轻人的青睐,正在慢慢走向没落。
以秦岭-淮河一线分割开来的南方北方,有着各自地域性的过冬情结。
美食暖胃,泡澡暖身,而独属于家人的团聚,最暖人心。
都市里的上班族,走进格子铺一样的大楼里,在暖气十足的办公室里,卸下围巾手套,大衣外套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冬季的阳光透过橱窗,被拉下的帘子挡住,因为刺眼的光直射了看电脑的眼睛和阳光下变暗的电脑屏幕。暖气过剩的时候,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朵朵红晕,热热的,干干的,桌旁必备的加湿器再怎么喷出水汽,嘴角的干燥依旧现出了皲裂。
这是远在他方的很多人日复一日的过冬方式,感受不到寒冷,也感受不到暖阳。
暖气与围炉,冷气与乘凉,是过去与现在,我们度过极端天气的方式。一个在打拼奋斗,一个在团聚团圆。
有了离开,有了奋斗,团聚的滋味更甜,故乡的味道更浓。
隆冬到,盼团聚,望春天。
中国在远方,期待你的声音
孩真友趣留言互动平台
品美食、泡澡堂、围炉夜话……
在严寒面前
你们的过冬方式
还有哪些?
# 记录你的过冬方式 #
欢迎在孩真友趣公众号后台留言
中国在远方,我们期待你的声音
图片来源于网络(侵权删)
文字原创:焦元返回首页,查看更多